您的位置: 首页 >安全保健>保健之窗>详细内容

保健之窗

立夏后幼儿养生保健知识

来源:韩洋幼儿园 发布时间:2023-05-24 16:10:06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立夏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意味着进入夏季时节。立夏时节,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,心脑血液供给不足,此外,夏天气温高,能量消耗大,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,体质虚弱者尤其是孩子和老人,如稍不注意,就有可能感染疾病,损害健康。因此,从初夏开始,家长应怎样安排宝宝的衣食住行,才能让宝宝少生病,更健康呢?

1.多喝水、少喝饮料

目前市场上许多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含有葡萄糖、碳酸、磷酸等物质,过多地饮用这些饮料,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,容易诱发龋齿,而且还会造成过多能量摄入,从而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等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,家长应该严格控制摄入。当幼儿口渴时,应让孩子喝白开水,让幼儿及时、充足的饮水,有利于食物消化和身心健康。因此,除了主餐饮食和加餐食物中包含的汤水外,应定时提醒和帮助幼儿饮水,要特别强调及时饮水。幼儿胃容量较小,可每次适量饮水,勤饮水。

2.保证幼儿睡眠充足

夏季日长夜短,气温高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消耗也大,容易疲劳。因此,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有重要的意义。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,首先应做到养成幼儿早睡早起的习惯、不熬夜;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、凉爽;第三要在睡前做一些安静的事情,如:看看书、听听故事,保持平静的心境,有利于幼儿尽快入睡;第四要有午睡习惯,双休日在家也要让幼儿午睡,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,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。

3.预防皮肤病

     立夏过后节气为小满,这就是皮肤病高发作的节气了。原因是小满节气气温明显增高,雨量也会增多。闷热初夏天气加上潮湿,就为皮肤病发作提供了条件。所以刚过完立夏,离小满还有一段时间,要先为预防未来的皮肤病而做一些准备。

     一般来说,小满节气前后的皮肤病以“风疹”为多,其病因病机包括湿郁肌肤、肠胃积热等,所以在这时候皮肤病的治疗上,要以疏风祛湿,清泻血热为原则。家长应该给孩子吃一点清淡的饮食,清爽清淡的素食有利于预防这类皮肤病,尤其是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,如绿豆、冬瓜、黄瓜、马蹄、木耳、胡萝卜、西红柿、西瓜、山药、鲫鱼、草鱼等。辛辣的食物应该相应减少如生葱、生蒜、生姜、芥末、胡椒、辣椒、茴香、桂皮等。

4.初夏适当适量增减衣服

    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。”立夏之后,气候与冬季差别越来越大,要注意合理安排宝宝的穿着,俗话说,春不减衣,秋不戴帽。立夏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,天气日渐转暖,但由于早晚温差大,如果过早、过快减少衣物,很容易感受寒邪。宝宝一般肺常不足,藩篱不固,春夏交替宝宝很容易出现感冒、气管炎、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。《寿亲养老新书》里指出:“春季天气渐暖,衣服宜渐减,不可顿减,以免使人受寒。”宝宝换装时要遵循“下厚上薄”的原则,先逐步减掉上装,下装可慢些减,使下身宁热勿寒,这样有助于顾护人体阳气。

5.注意卫生饮食,预防传染病发生

     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高发季,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,早治疗,天热了大家都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;其次应做好环境卫生、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,加强对饮食、水源管理,消灭苍蝇,不吃生冷蔬菜,不吃不洁瓜果,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,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。

     此外,初夏还要注意预防流行红眼病。此病潜伏期短,受感染后24小时内发病,自觉双眼剧烈疼痛,畏光流泪,有异物感。得了红眼病,一要防止传染,二要及时治疗。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专用,尤其在集体场所,更要做好各项隔离工作。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,在高温高湿的初夏,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眼部保健,少去人多的场所,避免接触传染源。

6.保持愉悦心情

     夏季是人体肝气亢盛之时,加之宝宝肝常有余,容易出现脾气急躁、易怒哭闹、睡眠不安的表现,此时爸爸妈妈应注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,通过做游戏、讲故事等活动转移宝宝的注意力,尽量让宝宝的心情保持愉悦。

 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